关于实验室数字化转型发表时间:2024-05-31 16:16 检验检测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其生产的“产品”是数据。数据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可复制、可传输、可计算的特点。同时,检验检测行业产生的数据,相对于生产制造业,具有批量小、复杂程度高、对规范性要求高等特征。数字化转型对不少实验室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于实验室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促进实验室战略、业务、研发、管理、服务、财务、供应链等的转型与升级,实现实验室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环境、仪器设备、计量溯源系统及外部支持服务等的数字化管理与运维,确保实验室检测或校准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其核心是支撑实验室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即可信任的数据,并最终赋能价值的过程。鉴于检验检测行业与质量、民生以及监管密不可分的联系,检验检测的数字化绝不能局限于机构内部,而必须从行业整体,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加以充分考虑, 员工由于习惯了线下的操作模式,对使用数字化系统产生不适应甚至抵触,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效率下降,甚至无法推行新的系统。缺乏统一效果评价方式,也是阻碍实验室开展数字化转型投入的重要障碍。在这一点上,实验室各个岗位的认知往往是不同的。实验室决策层关注数字化转型能够支撑实验室现有组织架构和未来扩展,检测过程实时监控,为实验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实验室管理和检测效率,提高检测质量,实现降本增效。实验室管理层关注无纸化,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数据;监控检测过程和计划执行,出现超期、设备异常、耗材使用等情况及时预警;绩效管理;数据追溯等。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关注点是希望系统操作简单、快捷,不影响现有工作习惯;不需要录入大量数据;借助系统帮助,能够提高效率,减少出错;与使用的其他系统,如OA、财务实现集成;实验室的IT人员则关注系统运行稳定,在大数据下实现高度可用;保障数据安全性、完整性: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支持自定义和灵活调整。这些诉求都自有其合理性,但放在一起,经常存在矛盾,并且往往与有限的预算形成巨大的冲突。此外,检验检测行业虽然是高技术服务业,但大部分还停留在线下思维模式。绝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没有专门的数字化团队,IT部门的地位属于支持性部门。在实验室数字化转型中,由于缺少成熟的经验,决策层往往无法利用内部资源来对数字化路径进行清晰的定位。此时,就有必要引入外部的咨询和培训团队。优秀的定制化咨询,不但能够为实验室规划好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和路径,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实验室分析现有模式的瓶颈和不符合项,有针对性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加以改善从而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同时,由于有成功的案例,也能够为实验室数字化转型路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阵痛加以疏导,帮助实验室迈过数字化转型中的困境。 由于数字化转型的以上特性,实验室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局部先行、管理预期、持续推进”的策略,从某些环节(数字化检测报告或在线业务受理)开始,充分建立内部信心,再逐步推广到全流程,以需求驱动数字化转型落地,提升转型成功率。 数字化转型对于实验室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是无可辩驳的,也是所有不确定中的唯一确定。数字化转型不是目的,实验室生存和发展才是。转型首先“转心”,只有思维方式的转型,才能驱动业务创新,完成变革,让检化验变得更简单。 上一篇悬浮物测定的取样要求
|